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领域
结构注释
日期: 2024-04-30 来源:业务领域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的区别”相关的问题,学网利用互联网对“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的区别”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的区别,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及潮间带风电机组所处的环境与陆地条件截然不同,海上风电技术远比陆地风电复杂,在设计和建设海上风场过程中,我们将不得已考虑海上恶劣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带给我们的影响。如盐雾腐蚀、海浪载荷、海冰冲撞、台风破坏等制约因素。

  而相对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由于远离海岸,风电机组在恶劣的海洋环境影响下,螺栓等易损件失效加快,机械和电气系统故障率大幅度上升,导致检修维护的频次加快,同时运行与维护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运输工具,导致锋利及的维护支出大大增加。

  风机运行是否良好,最关键就是看风的大小了,海上的风普遍比陆上大。陆上的地形高低起伏,对地面的风速有很大的减缓作用,所以陆上风机都树立得高高的,以便利用高空比较大的风,但由于地形问题,陆上各个高度的风速相差很大,这就导致风切变大(垂直方向的风速变化),使得风轮上下受力不均衡导致传动系统容易损坏。而海上就没这个问题,海平面一般都很平,风基本没阻力,平均风速高,并且风切变也小于陆上,再加上海上的风向改变频率也较陆上低,因而海上的风能很平稳。

  风机的发电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海上的风速比陆上高20%左右,因而同等发电容量下海上风机的年发电量能比陆上高70%。如果陆上风机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是2000小时,那海上风机就能达到3000多小时。

  风机的单机发电容量越大,同一块地方的扫风面积和利用风的能量越多,也就是资源更充分利用。而单机容量越大,发电机就越大,叶片也就越长。陆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输问题,长近上百米的叶片(拆成两段也有几十米)在陆上是很难运输的,而在海上就不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直接用船拉过去就好。例如世优电气参与的陆上风机风机项目最大也就2.5MW,而参与的湘电平海湾海上风机直接就是5MW起步。在中国市场,一部5MW的风力发电机可以不消耗任何能量仅从空气中获取超过4亿人民币的电能。

  陆上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耕地红线不能动,林地不能建等等。随着陆上风电的发展陆上风资源好的地方慢慢的变少,而且风机噪音对居民和动物的影响也比较大,有研究机构专门研究过风机对野鸭会造成影响;然而海上建设风场就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并且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海岸线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我国辽阔的大西北建设了大量的风电场,这些风场无疑都得通过特高压、超高压线路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用电负荷中心,距离超过两三千米。而海上风场基本都建设在沿海一两百公里处,距离负荷中心较近,并且常年有风,所以很适合电负荷中心的需求。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站点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对应责任。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2016/7/26 14:15:57 责任编辑:李志喜字体:大 中 小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利用互联网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与天气气候背景很有密切的关系,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里。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w/m2以上,有的可达500w/m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之后,有的可达7000小时之后。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

  2、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m2以上,将风能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能功率密度在500w/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可利用小时数约在7000-8000小时,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内,再向内陆不但不是风能丰富区,反而成为全国最小风能区,风能功率密度仅50w/m2左右,绝大多数都是风能不能利用的地区。

  沿海风能丰富带,其形成的天气气候背景与三北地区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海洋与大陆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所组成,二者的辐射与热力学过程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气与海洋间的能量交换大不相同。海洋气温变化慢,有着非常明显的热隋性,大陆气温变化快,有着非常明显的热敏感性,冬季海洋较大陆温暖,夏季较大陆凉爽,这种海陆温差的影响,在冬季每当冷空气到达海上时风速增大,再加上海洋表面平滑,摩擦力小,一般风速比大陆增大2-4m/s。东南沿海又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时,由于狭管效应的结果使风速增大,这里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佳的地区。登陆台风每年在我国有11个,而广东每年登陆台风最多为3.5次,海南次之2.1次,台湾1.9次,福建1.6次,广西、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辽宁合计仅1.7次,由此可见,台风影响的地区由南向北递减、对风能资源来说也是南大北小。由于台风登陆后中心气压升高极快,再加上东南沿海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重叠,所以形成的大风仅在距海岸几十公里内。风能功率密度由 300w/m2锐减到100w/m2以下。

  综观上述,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相对内陆来说这里形成了我国风能丰富带。由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的影响,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我国有海岸线多个,这里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的前景的地区。

  3、内陆风能丰富地区,在两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能功率密度一般在100w/m2以下,可通过小时数3000小时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就大,湖南衡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但是这些只限于很小范围以内,不像两大带那样大的面积,特别是三北地区面积更大。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这里的风速比较大,但空气密度小,如在4000m的空气密度大致为地面的67%,也就是说,同样是8m/s的风速,在平原上风能功率密度为313.6w/m2,而在4000m只为209.9w/m2,而这里年平风速在3-5m/s,所以风能仍属一般地区。

  (1)行业现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年平均风速为4m/s。这些地区乡镇工业发展迅速,用电量较大,常规能源贫乏,部分电网通达的地方缺电也较严重。为满足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盐场制盐等低扬程大流量提水作业的需要,当地用户已在使用一些低扬程风力提水装置。如福建省莆田地区利用风力提水制盐,天津市郊区利用风能排咸和育苗,山东省新泰市的风力—空气泵农田灌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上述地区推广应用风力提水机组,对农业、渔业和副业生产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内陆风能资源较好的区域,如内蒙古北部、甘肃和青海等地的年平均风速为4-6 m/s,3-20 m/s的风速累计4000-5000h/年。这里是广大的草原特区,人口分散,难通电网。利用深井风力提水机组为牧民和牲畜提供饮水或进行小面积草场灌溉,对于改善当地牧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有着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此外,甘肃、新疆北部及松花江下游也属于风能丰富区,适合发展风力提水。

  (2)产品类型。在风力提水机组的产品品种上,我国已基本形成南方型低扬程大流量风力提水机组和北方型高扬程小流量风力提水机组两大系列,约有十几种产品型号。经过严格的生产考核运行和多年的实际应用,这些机组的产品质量基本可靠,有些机组的水平达到或处于国际领头羊。近年来,我国低扬程风力提水机组已出口到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因此,我国现有的风力提水机产品能在国内外逐步推广使用。 (3)发展的新趋势。今后我国对风力提水机的需求仍将逐步增加,预测发展的新趋势如下。黑龙江三江平原旱田改水田需要扬程5m、流量大于30m3/h的风力提水机组,依据市场需求预测,如果该机型2005年研制成功,到2010年可发展1500台。河北和山东等省的平原地区需要扬程15-30m的小型户用风力提水机组,到2010年可发展1500台。东南沿海地区盐场制盐、农田排灌和水产养殖需要低扬程大流量风力提水机组,到2010年可发展1500台。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等省区需要高扬程小流量的风力提水机组为草原特区提供人畜饮用水和小面积草场灌溉用水,到2010年可发展1500台。

  从风力提水机组分类上讲,基本的产品和技术的发展的新趋势:①低扬程大流量风力提水机多采用旋转式水泵,用于提取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②高扬程小流量风力提水机多采用往复式水泵,用于提取深层地下水。③风力提水机—微滴灌系统。④风力机—空气泵提水机组。⑤风力发展机—电泵提水系统。

  (1)行业现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把小型风力发电作为实现农村电气化的措施之一,主要研制、开发和示范应用小型充电用风力发电机,供农民一家一户使用。目前,1 kw以下的机组技术已成熟并进行大量的推广,形成了年产1万台的生产能力。近10年来,每年国内销售5000-8000台,100余台出口国外。目前可批量生产100、150、200、300和500w及1、2、5和10 kw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年生产能力为3万台以上,销售量最大的是100~300w的产品。在电网不能通达的偏远地区,约60万居民利用风能实现电气化。截至1999年,我国累计生产小型风力发电机组18 .57万台,居世界第一。

  (2)发展的新趋势。①功率由小变大。户用机组从50、100w增大到300、500w,以满足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等用电器的需要。②由一户一台扩大到联网供电。采用功率较大的机组或几台小型机组并联为几户或一个村庄供电。③由单一风力发电发展到多能互补,即“风力—光伏”互补、“风力机—柴油机”互补和“风力—光伏—柴油”互补。④应用场景范围逐步扩大,由家庭用电扩大到通讯和气象部门、部队边防哨所、公路及铁路等。

  (1)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我国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制造工作正在加快发展。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与西班牙电力公司美德(made)再次生产的能源企业成立的一拖—美德(made)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与德国恩德(nordex)公司成立的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分别生产了1台660 kw600 kw的主发电机组,并已经安装在辽宁营口风电场并网发电运行。这两台机组的国产化率达到40%。另外,浙江运达风力发电设备厂在生产200 kw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上又生产出了4台250 kw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广东南澳风场运行,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运作状况最好的机组。

  (2)国外机组国产化。在我国风电场建设的投资中,机组设备约占70%,实现设备国产化、减少实际工程造价是风电场大规模发展的需要。但样机的研制及形成产品需要很大的投入,有关部门曾经研制过两种型号的 200 kw样机,但还未来得及商品化,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已发展到600 kw机组。为了跟上世界技术发展水平,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经过消化吸收逐步实现国产化的方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型风电机的主要部件在国内制造,其成本可比进口机组降低20%-30%,因此,国产化是我国大型风力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大型风电机的国产化从250-300 kw机组开始,发展到600 kw。塔架可以在国内制造,发电机和轮毂也已在国内试制出来,将上述部件安装在进口风力发电机上考核,如果质量达到原装机的标准就可以替代进口件。其他部件如齿轮箱、主轴、刹车盘和迎风机构都可以在国内试制成功后取代进口件。根据我们国家的生产水平和技术能力,大型风力机国产化是完全可行的。 600 kw机组的国产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支付技术转让费购进全套制造技术,经过自主开发逐步完善提供商业化产品。另一种是通过技贸结合的方式购进一批技术成熟的风力发电机,同时引进制造技术,组建中外合资公司,严格按照原装部件标准在国内生产,慢慢地提高部件的国产化率。

  (1)风力发电场继续增多,装机容量继续增加。从我国风电场的建设历史来看,1986年4月由航空部和山东省计委拨款建设的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城发电后,全国各地陆续引进机组建设风电场,装机容量逐年增加。2008年全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可达500万千瓦。 (2)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逐年加大。风电场内安装的国产机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技攻关的样机或后续生产的几台机组,由于技术和质量上的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另一种是与国外厂商合作生产的,有些部件用国产的替代基本上可以正常运行。进口机组多是较成熟的商品机组,可靠性高,这种机组主要有变桨距调节型和定桨距失速调节型两种,单机容量在1996年以前是150-300 kw,后来安装的主要是600 kw级机组。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季风强盛,内陆还有许多山系,地形复杂加之青藏高原是耸立在大气中的大陆块,改变了海陆影响所引起的气压分布和大气环流,增加了我国季风的复杂性。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等中高纬度的内陆,那里空气十分严寒干燥,冷空气积累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在有利高空环流引导下,就会爆发南下,俗称寒潮,在这股频频南下的强冷空气控制和影响下,形成寒冷干燥的西北风侵袭我国北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每年冬季总有多次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南下,主要影响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直到次年春夏之交才消失。

  夏季风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印度洋和南海的西南风,东南季风影响遍及我国东半壁,西南季风则影响西南各省和南部沿海,但风速远不及东南季风大。热带风暴是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热带海洋上形成的空气涡漩,是破坏力极大的海洋风暴,每年夏秋两季频繁侵袭我国,登陆我国南海之滨和东南沿海,热带风暴也能在上海以北登陆,但次数很少。青藏高原耸立,地势高亢开阔,冬季东南部盛行偏南风,东北部多为东北风,别的地方一般为偏西风,夏季大约以唐古拉山为界,以南盛行东南风,以北为东至东北风。

  我国幅员辽阔,陆疆总长达2万多公里,还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多个,风能资源丰富。我国现有风电场场址的年平均风速均达到 6m/s以上。一般认为,可将风电场风况分为三类:年平均风速6 m/s以上时为较好;7 m/s以上时为好;8 m/s 以上时为很好。可按风速频率曲线和机组功率曲线,估算国际标准大气状态下该机组的年发电量。我国相当于6 m/s以上的地区,在全国范围内仅仅限于较少数几个地带,就内陆而言,大约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100,主要分布在长江到南澳岛之间的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以及风能资源丰富区。资源丰富区有山东、辽东半岛、黄海之滨,南澳岛以西的南海沿海、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内蒙古从阴山山脉以北到大兴安岭以北,新疆达坂城、阿拉山口,河西走廊,松花江下游,张家口北部等地区,以及分布各地的高山山口和山顶。

  风能理论可开发总量R,全国为32.26亿kW,实际可开发利用量R’,按总量的1/10估计,并考虑到风轮实际扫掠面积为计算气流正方形面积的 0.785倍(lm直径风轮面积为0.52×π=0.785m2),故实际可开发量为: R’= 0.785R/10 =2.53亿kW。

  我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已探明的中国风能理论储量为32.26亿千瓦,可利用开发为2.53亿千瓦。风能是水能的10倍,只要能够将地球1%的风能利用好,就能满足全球的能源需要。

  事实上,全球风能发电正以年增长35%的速度发展,德、美、意等国高达50%,成为发展大趋势,全球风力发电年产值已超50亿美元。到2010年,风能发电将占欧洲用电需求的5.5%;到2020年,则可达到12%。

  平潭岛风能资源十分优越,是全国风能最佳区之一,全县全年平均风速为8.4米/秒,其中有效风速占全年的76%,平均风能密度达到567瓦/平方米,可利用风能的地区为2230多平方公里。长江澳是这个县的七大风口之一,位于平潭县海坛岛东北部的海湾内陆。据观测,长江澳年平均风速达8.5米/秒,风能功率密度高达1034瓦/平方米,年有效风速时数为6695小时,其中可利用3343小时。装机容量可达15万千瓦。

  惠来石碑山风电场建设167台国产风电机组,每台机组容量600kW,合计容量100MW,为全国目前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总投资7亿元。第一批风电机组共25MW于2005年初投运,2006年底全部机组投产。

  2005年,加拿大埃伏龙电力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签订了《关于在中国二连浩特市设立“中国二连北美风电园区”意向书》。 加拿大埃伏龙电力有限公司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成熟的风能开发技术,其在二连浩特市建立“中国二连北美风电园区”,投资约12亿美元,开发至少10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

  由中国和荷兰共同投资的葫芦岛兴城台子里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意见书已经通过辽宁省计委批复,一期工程总投资近4亿元。工程于2004年在葫芦岛市开工建设。建成后的风力发电场第一期上网电量约为1.16亿千瓦时,大大改善葫芦岛的电力供应状况,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力发电场之一。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来源:《风能》 2016/12/23 8:45:45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在10 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们乘船沿着默西河驶入了爱尔兰海。当船行驶在海上时,我看到远处有许多高大的建筑。很快,我就意识到这些原来是一个风电机组阵列的塔架。这个风电场离岸6km 左右,吊装的风电机组高达195 m,每个叶片的长度为80m。

  “这种单机容量为8MW 的机组每转动一圈所产生的电量,足够满足一个英国家庭每日的用电需求。”东能源风电业务副总裁Benj Sykes 解释道。此公司正在负责建设这个风电场,并拥有项目的一半所有权。

  从6 月份以来, 工人们就开始在这个名为BurboBank 2 期的海上风电场中忙碌着,使用巨大的起重机将高达15m 的基座安装在海床上。这个风电场将吊装32 台单机容量为8MW 的机组,一旦今年下半年实现并网,将能够为23 万户家庭的46.6 万名居民供应足够的电力。

  在欧洲,像Burbo Bank 这样的海上风电项目正在不断增多。虽然从数量上来看,陆上风电场依然明显多于海上风电场,但过去几年间后者的重要性已经明显提升。产业促进组织WindEurope 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直到2011 年,欧洲每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中,海上风电仅占5%—10%。而去年,有接近1/3 的新增风电机组被吊装在了海上。这种快速地增长使得风电在欧盟电力供应中的占比由2000 年的2%,提高到了如今的12%。

  仅今年上半年,欧洲海上风电项目的新增投资额就达到了140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47 亿元),新增3.7GW装机容量。在北海、波罗的海以及爱尔兰海域,有超过3300 台机组实现了并网,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14 台机组在欧洲海域并入电网。这与美国和亚洲的海上风电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地区才刚刚起步。

  对于欧盟而言,海上风电的快速地发展是其实现从化石能源向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转变的重要助推器。根据电网运营商协会Eurostat 和Entso-E 的数据,来自于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地热发电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在欧盟总电力供应量中的占比已经由2004 年的15% 提高至2015 年的34%。这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光伏和风电。2015 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3GW,是同期化石能源发电和核电新增装机规模总和的近两倍。WindEurope声称,目前欧洲所有的风电机组所产生的电力能够完全满足87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风电产业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政府的补贴和激励,更是由成本的显著下降带来的。目前,欧洲每兆瓦时的陆上风电价格为50—96 欧元,海上风电则为73—140 欧元。与之相对,天然气和煤炭发电的价格则在65—70 欧元左右。在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陆上风电是所有新增电力来源中价格最低的一种形式。如果把环境成本考虑在内,风电将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目前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阻力。欧洲风电产业有关人员表示,电网和储能设施建设滞后,导致风电未能被全部消纳。此外,化石能源和核电行业也在能源革命。风电的快速发展以及周期性出现的能源过剩,已经导致欧洲电力交易所现货市场交易的电力价格显著下降——每千瓦时的价格在过去5 年间降低了一半。在欧盟各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风电已经具备了与火电进行竞争的能力,这让那些在化石能源上投入重资的公用事业企业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Oil and Natural Gas)”,这也反映了它曾经不那么绿色的一面。类似的转型也发生在了Benj Sykes 身上。在2012 年加入东能源之前,这位剑桥大学训练有素的地质学家为壳牌以及赫斯公司等大型化石能源企业做了将近20年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探查工作。Sykes 说,他之所以离开化石能源公司加入到风电行业,部分原因是其关注环保的子女们批评了他。

  欧洲海上风电实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动力来自多个角度。其中之一是,欧洲各国政府以及欧盟将发展风电产业作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给予其全力支持。此外,在过去的数年间,许多项目的每兆瓦时成本也下降了大约50%,比如东能源所属的Borssele 1 期和2 期项目的单位兆瓦时报价达到创纪录的72.7 欧元,这两个项目很快将于荷兰海域开工建设。而就在几年前,这一报价还高达140欧元。

  推动成本下降的因素最重要的包含:机组制造越来越趋于工业化和标准化;机组的单机容量和发电机的功率正在逐步的提升,从而能够更有效率地利用风能。此外,与陆上风电项目相比,海上风电场所处区域的风速更高,并且较少招致公众的抗议。虽然目前开发海上风电也引发了关于这些工业设施是否会干扰海鸟以及海底生物生存的争议,但这并未影响到海上风电的发展。

  Sykes 的风电业同仁则对产业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9 月份,数百名业内代表齐聚德国汉堡,召开了WindEurope 峰会。会上,WindEurope 的首席执行官Giles Dickson 表示,欧洲的领导人并未能就到2030 年将各国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比提升至27% 的实施细节达成一致。如果这一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将意味着彼时整个欧洲大陆47%的电力会来自可再生能源。

  分析师认为,进一步加快欧洲风电产业,尤其是海上风电发展的阻力大多数来源于于政治失灵。欧洲各国政府仍未能建立起新的电网基础设施,以便将大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从人口稀少的北部沿海地区输送到南部的工业中心。尤其是德国,还没有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下一步发展创造出有利条件。虽然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德国是欧洲的“心脏”,也是推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但该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一直迟迟无法兑现建立连接南北的“电力高速公路”的承诺。若这些线路能够建成,将会大幅度的提升电网的容量,并可以将海上风电输送到负荷中心。政治家们总是向当地的反对势力妥协,规划建设新的输电线路。

  按照德国联邦网络局的说法,这种电网瓶颈使得仅在2015 年,就有4100GWh 的风电无法并入电网,这些电力足够120 万家庭使用。Dickson 表示,“目前亟需做的逐步扩大电网连接和容量,从而能够将所生产的电力全部并网。”但在这次风电峰会上,他从Gabriel 那里得到的不是加速输电线路建设速度的承诺,而是一份限制海上和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政策声明。

  第二个障碍则是缺乏用于储存富余风电的设备。数年来,欧洲各国政府都在全力支持新储能技术的发展,比如大容量电池和使用电动汽车储能。然后由于缺乏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这些项目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

  对于像前西门子风电事业部首席技术官HenrikStiesdal 这样有着非常丰富从业经验的人而言,目前的情况充满了讽刺意味:“过去,政治家们常常警告公众,风电可能永远也不足以满足社会的电力需求,而现在他们则不得不面对风电的富余。”在Stiesdal 看来,储能技术和并网不但不是问题,反而是机遇,他称之为风电的“金弹(指一本万利的商品)”。

  “一旦这样一些问题得以解决,风电将可以覆盖全球绝大部分的电力需求”,Henrik Stiesdal 指出。WindEurope认为,到2030 年,风电在欧盟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将会接近30%。该组织认为,巴黎协定的正式批准意味着,欧盟将会促进加速能源转型进程。

  在参观东能源的Burbo Bank 项目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这个产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工程师和工人们仅要消耗数月就可以吊装起十台机组,其可以为25 万户家庭供应所需电力。

  与Stiesdal 一样,Sykes 也对海上风电的明天充满了信心。他预计英国的“脱欧”不会对海上风电发展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并指出,Burbo Bank 2 期的共同所有者中包括了玩具制造商乐高的母公司,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海上风电是一种稳定、日益低廉的能源形式,并且是环境友好型的。不久的将来,它将具有难以撼动的市场竞争力。”( 摘编自路透社网站)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来源:《电力国际信息参考》 2017/1/6 8:40:05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22日,彭博新能源财经风能分析师汤姆˙哈瑞斯在欧洲海上风电大会上指出,大瀑布公司的丹麦Kriegers Flak项目的平均服务寿命收益预计比投标价格记录低20%。这反映出蒸蒸日上的海上风电市场的资本支出和股本成本均有所下降。

  大瀑布60万千瓦的Kriegers Flak项目的价格为史上最低,仅为37.2奥尔每兆瓦时(合49.9欧元/兆瓦时,53美元/兆瓦时),很好地展示了成本下降以及新招标正如何刺激海上风电市场上激烈的价格竞争。

  大瀑布以比投标价格上限低58%的价格赢得Kriegers Flak项目,比东能公司7月宣布在荷兰建设的70万千瓦鲍塞尔1号和2号项目的72.7欧元/兆瓦时的价格低31%。

  根据丹麦能源部发布的文件,Kriegers Flak发电站将于2019年至2023年以固定价格为丹麦电网提供电能,且以5万个满载小时为基础。

  哈瑞斯在会议上说,预计Kriegers Flak项目的平准化能源成本(LCOE)大约比大瀑布的中标价格低20%。

  哈瑞斯还说:“我们估计,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平均收入实际大约为40美元/兆瓦时(37.6欧元/兆瓦时)。”

  2016:美国风电成本区间3.2-6.2美分/千瓦时、光伏成本4.9-6.1美分/千瓦时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2016/12/30 8:56:53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美国咨询公司Lazard每年评估美国各类能源发电的全生命周期平准成本(LCOE),2016年12月15日公布了第10份报告。这份报告中的一幅图表显示了2009年以来美国风电、光伏成本的下降趋势。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ID:gh_fcc26c741888)

  总体而言,7年以来美国陆上风电全周期平准成本(LCOE)下降了66%,目前的成本区间为3.2-6.2美分/千瓦时(相当于人民币0.22-0.43元/千瓦时)。而7年来大型地面光伏的LCOE下降了85%,目前的成本区间为4.9-6.1美分/千瓦时(相当于人民币0.34-0.42元/千瓦时);居民及商业机构屋顶光伏的成本区间为8.8-19.3美分/千瓦时(相当于人民币0.61-1.33元/千瓦时)。

  原标题:【数据】2016:美国风电成本区间3.2-6.2美分/千瓦时、光伏成本4.9-6.1美分/千瓦时